首先是醫療險,台灣有個好東西叫健保可以cover掉非常多的醫療支出。健保真的是好東西但常常被浪費醫療資源的老人濫用,搞得還要從一堆地方亂收二代健保實在是很不爽,好停止抱怨講重點。
什麼是醫療險?
健保雖然很讚但還是有很多東西是健保無法cover的。你如果有開刀過或是家人有動過手術的就知道,有時候醫生會跟你說你要動手術的話醫療材料有兩種,一個是健保給付的,另一個比較讚不過要自費幾萬塊。或是某種治療療程是健保沒有付的要的話要自費。如果是你家人的話你一定會懶趴捏下去說要用自費的啊,這時候有沒有醫療保險就很重要了。通常這種自費項目都不便宜,醫療險如果能cover的話就會很補。
醫療險顧名思義就是看病的錢,過去通常都會要以住院為前提,因為一般的門診都比較輕微所以不會理賠。不過這幾年醫療越來越先進,很多門診手術就可以解決的東西就不需要住院,所以很多醫療險都多了門診手術的理賠,那醫療險根據理賠的方式可以分成定額給付跟實支實付。
定額給付
定額給付就是不管你花多少錢,他都只賠你固定金額。如果你動一個手術花了10萬塊,但保單上面寫手術只賠5萬塊,那你就只能拿5萬。住院天數的日額給付也是定額給付的一種,如果你的保單寫住院一天給你2000塊,你省一點去住一天1000塊的病房,他一樣會給你2000。
總之定額給付就是沒在管你花多少錢,只要你有手術或是住院的行為他就給你固定多少錢。講到這邊就發現定額的bug了,就是保險公司給的錢有可能沒辦法cover你的支出,這時候就需要醫療險的另一種,實支實付。
實支實付
實支實付就是在一定的上限內根據你花多少錢就給你多少錢,住院、手術和雜費等等根據你的收據賠你錢。剛剛講的門診手術理賠比較多會出現在實支實付的保單。這兩個二選一的話我會建議實支實付的保單,畢竟買保險就是要轉嫁沒辦法承擔的風險。如果你的手術需要很多支出的話,實支實付才能真的cover你的支出達到轉嫁的效果。除非你的手術比較特別費用真的很高才會碰到限額的問題,不然一般都是能cover的。
有些人選擇定額的原因是,把保額拉高如果遇到需要住院比較多天的話,可以把多的錢當作看護費用或是沒辦法工作的補償。不過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啦,而且現在為了避免醫療浪費的情況,很多時候沒有住院必要的話醫生不會讓你住院,或是早早就叫你出院。這時候你剛剛想的那些保高一點的日額來補貼就沒用了。
那剛剛說實支實付會有上限的問題,這時候就有另一個你也聽過的東西叫雙實支,就是一次買兩張實支實付。不過如果買雙實支的話要特別注意其中一張的保單要能夠用收據的副本理賠,因為收據正本只有一張嘛,如果兩張保單都要收據正本才能理賠你就白買了。
再來就是有些實支實付的醫療險可以選擇轉日額,就是你住院後發現沒花到什麼錢所以決定不要把收據拿去理賠,改成住院日額的方式理賠。實支實付能買的張數也有上限不過這個太細了我們就不詳談。
定期還是終身
保險都有分成終身跟定期的,終身就是你繳費假設十年或二十年然後保障終身,定期就是你今年繳錢保今年,明年繳錢保明年。醫療險的話實支實付都是定期險很少終身險,那日額給付就會有分終身跟定期了,終身保費貴,定期保費便宜,這個概念不管放在哪一種保險上面都一樣。
那到底要買終身還是定期?保定期的,終身的貴到靠北!這時候終身派的會跳出來說:「定期的是你年輕的時候便宜老了就會變貴。」但他沒跟你說的是終身的是從你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貴。而且再一次回到保險的初衷:「保障你無法承擔的風險。」這句話一直出現代表他真的很重要。
你年輕的時候剛出社會沒錢所以需要轉嫁風險,等你到了50歲理論上啦應該有賺點錢也存點錢多少可以承擔一些風險了吧?這時候保費貴但你也可以考慮把風險留著自己扛,不用給保險公司賺啊。所以可以選的話選定期,把省下來的保費拿去買0050,等到你老的時候把0050賺的錢再拿去看醫生。
醫療險要買哪一種
那我在醫療險這邊做個小結,先說我的出發點都是以大部分的人來說,就你不是靠北有錢也不是靠北窮,例外情況就不特別拿出來講。那以普通人來說醫療險是必要的,選擇定期實支實付的保險,不要選擇終身的,然後預算夠才在已經有實支實付的情況下增加定期日額的醫療險。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
FB:齊家治國先理財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