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規劃是一套流程,我會把他分成五個步驟:
1.評估現況、2.設定目標、3.建立計畫、4.執行計畫、5.定期檢視
評估現況
首先評估現況,這是理財規劃的第一步驟,要先弄清楚現在的起跑點在哪。你一個月的薪水多少,花費是多少,能存多少錢。盤點自己的資產狀況,現在有多少存款多少投資部位有沒有房子跟負債。仔細一點的人會去編列自己的損益表和資產負債表,不過一般通常你只需要有個記帳APP知道每個月的花費狀況,然後用個excel做一下簡單的資產負債狀況,每季檢視就可以。
這個步驟看起來簡單但要確實記錄卻很困難,有些人沒有記帳的習慣會很難適應,不過還是得做啦不然你根本不知道每個月能存多少錢,後面你要怎麼規劃現金流。我建議可以去找個有趣一點的記帳APP,我之前看過有那種記一筆帳就可以蓋房子的,還有記帳會有機器人跟你對話,對話這個滿好笑的可以設定人物會有不一樣的對話風格。我自己是用最簡單明瞭的那種記帳APP,你們可以去App Store搜尋記帳找一個看得舒服的來用就好。
上網搜尋記帳或怎麼理財的時候,會看到各式各樣奇耙的文章,存錢記帳就存錢記帳硬要搞一堆專有名詞把事情搞得很複雜。他們把存錢記帳叫做收支管理,自創一些很炫炮的名字,什麼ABC帳戶管理法啦信封管理法,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讓你以為他們好像很厲害。不然就是講一些沒有建設性的東西,支出前要三思啊,考慮什麼是需要什麼是必要。
說真的一個平常會花大錢買包包買衣服的人,會被你的心靈雞湯灌一下覺得好我從今天要開始省錢嗎?不會嘛!那你講那些東西充版面幹嘛?管理你的收入支出絕對有必要,但不要搞一些奇奇怪怪的專有名詞把事情複雜化。
我自己是先存6個月生活費的緊急預備金之後,拿每個月收入的30%去投資。就是記得先把要投資的錢拿去存起來,剩下的錢才可花。如果你薪水很高當然可以多存點,如果你剛出社會薪水拿來付房租水電跟吃飯之後就沒錢了,那你就努力累積一些緊急預備金,投資的事情等你賺多點再說。
設定目標
知道了自己身上有多少錢每個月可以存多少之後,第二個步驟就是設定目標。理財規劃其實就是作為你人生夢想清單的後盾。常見的目標像是買房、小孩子的教育金跟準備退休金。像我的話就會想要環遊世界然後存到可以靠被動收入就餓不死的本金,有些人可能想要買車或是創業的基金。我之前在新創公司遇到一個技術長,他說他的人生目標是要賺超級超級多錢之後把京都買下來然後不讓任何人進去破壞它。
所以這種東西很因人而異的,他就是你的夢想。透過理財規劃的方式解決錢的問題,有個目標其實你在執行的時候會比較有動力,你可以根據優先順序設定不同目標,當然越多目標越複雜你在規劃的時候難度就會比較高。
建立計畫
知道了自己的現況也設定好目標之後,下一步就是建立計畫了,建立計畫應該算是理財規劃裡面最複雜的部分。舉個簡單一點的例子,假設我現在剛出社會身上資產是0,一毛錢也沒有,不過我薪水還行而且省吃儉用每年可以存20萬,我希望可以在五年後買一台很帥的賓士C300,開車開300,加油加300,假設一台120萬好了。
那我還年輕可以接受把錢全部投資在股票型ETF年化報酬率有6%,一年投資20萬投資5年年化報酬率6%去算的話,五年後會有大概113萬左右。這時候你就會發現有個缺口,你可以選擇增加每年投資的金額或是降低目標,降低目標的話可能不要買C300被人家當89,改成買Camary低調奢華好棒棒。或是每原本打算年存20萬拿去投資,少買一個包每年多存個兩萬塊,那也可以達成買到C300的人生夢想晉升高檔89。
聽完這個例子後你就會發現中間其實很多變因很難控制,也是這部分最難的地方。剛剛講的變數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年化報酬率,這很難估計,通常我們都是根據每個人的風險屬性不同而去提供不一樣的投資建議。如果你是剛剛例子的年輕人,可以接受高風險的投資那全部給他丟進去股票ETF。但如果你快退休了上有老下有小只是想要個安穩的退休規劃,那你就得做更保守的配置,詳細的投資會在後面專門講投資的那集去介紹。
不過這邊要強調的是,高風險絕對不等於高報酬。高風險有可能是高報酬也有可能是高虧損,理財時會有一個bug就是會去假設高風險等於高報酬,如果你想要100萬10年後變成250萬,但你能接受的投資組合報酬率是5%,100萬10年後就只有162萬。如果你天真的想說那林北去投資高風險的東西把報酬率拉到10%就有250萬了,對啊理論上沒錯,但報酬率10%的東西也有可能讓你跌10%啊,你怎麼會好傻好天真的認為高風險的東西只會漲不會跌。
除了報酬率也要考慮你本身的薪資成長率,通膨也要考慮,5年後的車子可能不是現在的價格。不過建立計畫這邊就能看出你是不是存太少錢或是目標設太高,剛剛不是有講到網路上很多教理財的都會跟你說,要思考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這種低能雞湯嗎?你看那篇文章不會降低你的購物慾望,但是當你把理財計劃定出來後發現自己不省點錢拉高儲蓄率的時候,你自己就會自動自發的省錢了。
你說靠邀還是省不了錢啊,那你就降低你的理財目標嘛。原本想要環遊世界可以改成東南亞7日遊啊,目標設太高就好像你月薪3萬塊然後夢想是要在台北市買2000萬的房子,那你可能得找個阿姨比較快。
執行計畫
計畫設定好後第四步驟就是執行計畫,執行計畫就像蛋炒飯一樣,最簡單也最困難。好像只要按照計畫做就行了,但偏偏就是會遇到你無法照做的情況。原本你想要每個月撥5000塊去買0050,誰知道進擊的巨人突然出了個兵長的限量等身抱枕你就把錢拿去買了,因為這個月不買下個月就沒有了。
或是你興致勃勃的把錢都丟進去股市裡,沒想到遇到黑天鵝什麼變種病毒或是哪裡又開戰股市大跌,連跌個幾天你撐不住了明明買很穩的東西但還是把它賣掉。這些東西都會有可能導致你的計畫無法執行,所以還是要回到初衷,為什麼會想要理財,你想要達到什麼目標,才能堅持到底啊。
定期檢視
最後就是定期檢視了,計劃趕不上變化,其實做理財規劃很多東西都是預測的。預測投資報酬率是多少,預測每年能存多少錢,預測通膨會影響生活費多少。但我們的生活隨時都在改變,誰知道會不會明天被人資叫過去說你被炒魷魚沒工作了,或是保險套沒有戴老婆跟你說中獎了突然多了個小孩,還是某個遠親的遺產讓你多了一大筆錢。所以遇到這些特殊事件或是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去做調整跟改變。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
FB:齊家治國先理財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