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6/1證交所公布上市公司110年員工平均薪資,排名前十裡面半導體業占了八家,前六名甚至都是IC設計廠。第一名是年初才上市的瑞鼎,平均年薪611萬,第二聯詠第三聯發科都在500萬以上。前十名裡面只有聯華跟長榮不是半導體業,長榮去年獲利暴增紅包大放送排進前十不意外,反倒是聯華薪水那麼高讓大家很意外。貨櫃三雄的另外兩間,陽明排19名萬海排40名。
而護國神山訂單滿到不知道哪裡去的台積電,平均薪資246萬不到前三的一半,排在第45連前20都沒有。不過兩百多萬也是高到很嚇人了。看看墊底的鳳凰旅行社平均薪資24萬,大魯閣不到30萬,上市公司薪水不到30萬金摳連。
上市公司裡半導體產業員工平均薪資高達203萬,所以電機系一直是大學科系裡面,除了醫學系以外分數最高的。難怪台灣很常戰文組理組,理組的整天笑文組低薪沒前途。但其實我一直很不認同這種論點。
前陣子有個叫廖老大的人,他點名昆蟲系、漁牧系、企管系、農牧系跟經濟系,念這五個系沒路用不如高中畢業。說真的沒唸書的人很喜歡說這種話,他們覺得有沒有用的標準是能不能賺錢。能賺錢的就是有用,不能賺錢的你念到博士也沒用。之前我看過一部某台客天團拍的影片,裡面的男星問他的助理說,你讀大學還不是來當我員工。雖然說影片是在開玩笑員工也沒覺得不舒服,但從這邊就能看得出來賺錢等於有用的論點,在台灣很多人心中是根深蒂固的。
許多人的人生目標中賺錢並不是首要目標,學者透過研究來幫助社會進步,神職人員透過宗教撫慰大眾心靈,NGO的員工貢獻自己所長幫助需要的人。會做這些工作的人並不是都衣食無缺,只是對他們來說人生有更多比賺錢更有意義的事。也不是說賺錢就不對,我本身就處在跟錢為伍的金融業,但我認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不要用能不能賺錢去評斷一個人有沒有用。
Podcast:Apple Podcast,Spotify
FB:齊家治國先理財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聯絡我